识其理去其虚得其法用于己

正如神童诗所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为一个接受10几年读书生涯洗礼的人,既有对读书重要性的认可,也有对读书苦的恐惧。于是我找了一个折中而偷懒的方法,那就是听书。

由于现在有声作品实在太多,不愿意动脑,那就都选择一听就懂的干货好了,还别说几个一听就懂的书对我影响还真不小,听了张法中的外国艺术史,打开了外国艺术欣赏的大门,特别是一些比较时髦的什么油画啦,音乐啦,大师啦流派啦等等吧,给我理了一个简单的艺术发展脉络。

使我受益的是在评论照片,油画等艺术作品时候,有了一个基本的准则和脉络,同时对于艺术家的悲剧也好,现实也罢,有了更深的认识。如果没有人点拨,作为一个门外汉,想自己理清这些东西会花费很多的精力。

另外一个一听就懂的书,选的是祝唯庸的“一听就懂的中国艺术史”,说实在的我是听了这本书才开始学习习字的,这本书里面提到的各时期的作品我只要在市面看到了相关的贴都会买一套,特别是朵云轩的字帖除了王羲之的小楷我觉得太贵了,其他的都基本搜集齐了。通过习字我还养成了右起竖写繁体的习惯。

为了熟悉繁体字我又开始收集繁体字老书,我们国家从五几年的时候第一次繁体字改革,五几年以后出的书一般都是简化过的,学繁体容易学模糊,最好还是看建国初的书,当时的书标价都是几千几万元的,那种书基本都是繁体的。

繁体书目前来看韵味最足的是民国期间的,但是一般都是小薄本,品相差也没法经常翻阅,只能收藏用了。

第三个一听就懂的书是”一听就懂的易经’,对于易经的基本知识还都停留在高中时期考语文强记的那点知识。关于易经的体系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概念,听了这本书以及看了一些关于曾仕强教授的一些视频以后,反而更加坚定了学习易经的决心。

我学易不会拘泥于算命和唯心的东西,我要学的是易经传达的道理,现阶段主要目标是研究一下64卦的卦意及哲学意义,对于积极的强记,对于玄乎的放弃。为了表示诚意,从孔夫子旧书网买了曾仕强”易经真的很容易”。

希望习字学易均能对个人修炼均有所帮助吧。就从“乾三连,坤六段,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开始,希望在古老的零壹体系不断领悟生活哲学吧,相信每一幅卦象都可以写出一些体会来。